yangshulan

昆山散落的两颗星。

李杜



杜甫的心中有一株埋藏经年的花,那是一株青莲。洒脱出尘,肆意拔节,逐渐长成了他最思念的模样。

他们第一次见时,李白已是久负盛名的文人。

杜甫却还未曾闻名,揣着一颗心小心翼翼的仰慕着李白,大抵是做梦也没想到能和李白、高适有一次同游。

那时他还年轻,登高楼,摘星宿,不知愁。

夜里把酒临风,张琴邀雨。

漫天月华流光,三人也不急着回家,以天为被以地作榻宿在亭西。

第二天晨曦时,再各自抖落襟上风霜。如此便得了一夜好眠。

他想啊,用不着“江湖夜雨十年灯”,借一盏星光就能在荒野枯蓬中诉尽平生意。

少年意气的年纪里,花是红的,剑是快的,星子是明亮的。

酒是烈的,滚烫着灌进喉头,在胸中激起一腔豪情,叫嚣着去九天揽月,踏凌霄摘星。

感情自然也是明媚的,不吝于“醉眠秋共被,携手日同行”。

相逢即是缘定,诗成也未想过流芳。

只听得马蹄哒哒,响过汴州、商丘,踏碎了古吹台的春天。

蹄声清脆,不似瘦马。

可再长的旅途也有分别的那天,李白一贯的洒脱,留下一句“飞蓬各自远,且尽手中杯”,不说别后。

倒是杜甫念了他半生。

燕剪微风,莺穿柳浪,杜甫提笔便是“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。”

长松点雪,古树号风,杜甫展信便写“寂寞书斋里,终朝独尔思。”

李白落难,就连曾有同行之谊的高适都避之不及。

杜甫不见丝毫犹豫,告诉天下“世人皆欲杀,吾意独怜才”。

他的一腔孤勇为了李白,终是嶙峋成了一座齐天的孤峰。

白居易曾在《梦微之》中写过“君埋泉下泥销骨,我寄人间雪满头”。

杜甫却连梦都不敢梦见李白,他一面欣喜着“故人入我梦,明我长相忆”,一面担忧着“恐非平生魂,路远不可测”。

当然,李白并不像杜甫想的一般,在江南瘴疠之地遭遇不测。

他那样一个谪仙似的人,连死都死得那么浪漫飘渺。

见那九重之上泄了万顷月华,李白踩上水波,如踩上云端。

那一袭白衣是凭栏的君子,亦是飞升的谪仙。

彼时的话,还有多少来不及思量?

杜甫的信笺,又有几折还未寄到他的心上?

他就着一壶酒,借河水洗去了一生的风尘。

这一汪水中月儿弯弯,渡了一只仙鹤的孤影。

千里之外,西风骤凉,满城归墟。

杜甫惊觉自己再也不如少时眼似新月。那双愁苦凄楚的眼睛上,是再也抚不平的眉头。

他心中装下了天下寒士,整个盛唐。

却装不下那些时日策马同游的年少,装不下花下折柳醉中肆意的自己。

这动荡的王朝把那个爱恨鲜活、争登“最高层”的杜甫弄丢了。但他仍然庆幸,相逢之时还未经风雨,还有一身好意气。

素白的天地,乌篷船,红泥炉。

清亮的酒液在炉上小盅里翻腾,杜甫将酒续入杯中,任由其慢慢冷却。

他没去喝那盏酒,“一盏风月酿长安”,前朝旧人他还没忘。但这半生风尘苦旅再也酿不成醉人的风月,也终于回不去盛世花繁的长安。

他尽力了,他们都尽力了。

世间有痴与苦如旧,愿得岁月可回头。

但他仍然提笔,落笔万钧,以骨透魂。在这飘摇的山河中傲骨孑立,在他的文章里如通天的龙脊撑起了盛唐遗留的风骨。

不负盛世遇个你,活一纸传奇。


评论(6)

热度(111)
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